巨利起紛爭 「空中步道」恐關

2011042600:11

從大峽谷一處懸崖延伸出去的「空中步道」玻璃橋(Sky Walk),為世界各地遊客提供驚險刺激的獨特經驗,可是這個四年前落成啟用的景點帶來的巨利,也使業主和開發商為之反目。

高懸科羅拉多河上空4000呎的玻璃橋,是來自上海的美籍華商金鵡(David Jin)的構想,位於華拉派印第安人(Hualapai)保留區,所有權歸這個部族,可是金鵡可以分享25年營收,以回報他為此投資的3000萬元。

但是,幾乎從一開始,金鵡和部族領袖就對營收和未完工程爭執不休,今年2月並引發聯邦告訴,而其結果可能對印第安部族影響深遠。

金鵡指稱部族違反平分營收的合約,華拉派族則駁斥平分營收的說法荒謬不實,反控金鵡逃避責任,遲遲沒有完成遊客中心。

金鵡也指控部族人員詐欺侵吞玻璃橋收入。他估計四年來已有超過140萬人到玻璃橋參觀,每人付29.95元門票。這還不包括其他飲食、紀念品和服務收入。

華拉派族堅決否認這種說法。部族會議本月稍早更一致通過伸張支配權,企圖完全接管玻璃橋。

金鵡告上部族事務法庭,企圖促成強迫仲裁。他也向聯邦法庭提出告訴,要求禁止華拉派族毀約和接管玻璃橋。他宣稱他相信部族意圖避免被迫解釋在其監督下,門票收入何以人間蒸發的尷尬問題,也不願支付他應得款項。

他估計他應能拿到一億元,可是由於部族未能履約提供財務紀錄,實際數額很難確定。

聯邦法官19日拒絕應金鵡所請下達禁制令,可是他表明萬一部族展開毀約行動,他可能改變立場。

本案可能考驗印第安人的主權限度。如果華拉派領袖成功的打消對非印第安人企業的合同,其他金主可能對在印第安保留區投資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