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疫苗 用貼的不痛

2009070222:24

台灣研發出全球首見的DNA疫苗貼布,以貼布代替注射,可望成為未來疫苗接種的重大突破。

新生兒注射疫苗哭鬧的場面,常讓父母束手無策,這種情形有望改善。台灣海洋大學、台灣科技大學及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聯手研發出全球首見的DNA疫苗貼布,疫苗接種方式出現重大突破,未來民眾可不必到醫院注射疫苗,只需在家把疫苗貼布貼在手臂上,就可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,快則一兩年,慢則6到10年可上市。

減少疼痛 降低感染率

參與這項研究的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吳彰哲表示,疫苗種類分傳統疫苗及生物技術疫苗兩大類,DNA疫苗屬基因疫苗。DNA疫苗的主要免疫途徑,通常是透過肌肉注射或基因槍等方式把DNA送入體內,但肌肉注射難免會痛,兒童及成人多少都有所謂的「針頭恐懼」,且估計每100次注射中,就會發生5次嚴重的針劑傷害。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估計,在感染B型肝炎病毒、C型肝炎病毒及愛滋病毒的個案中,分別有32%、40%及5%是不當針劑使用所造成的。至於基因槍雖使用的DNA量較少,但相關器材成本昂貴,且製造疫苗子彈的技術門檻又高,不易普及。

世界首見 台灣研發

在台灣國科會研究經費支持下,吳彰哲和台科大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曾文祺、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李宗璘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,研發出全球首見的DNA疫苗貼布,研究論文最近刊登在國際級的「藥物釋放調控期刊」(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)。

吳彰哲表示,DNA是比蛋白質還大的分子,很難穿透皮膚進入體內;就算勉強進入體內,也容易被DNA酵素(DNase)分解掉。他們利用微脂體帶正電、DNA帶負電的特性,以微脂體把DNA疫苗包覆起來,一舉克服限制,把DNA疫苗送進體內。

吳彰哲說,皮膚表面的角質層,會將很多外來的東西阻擋在外,因此只要先透過果酸把角質層去除,被微脂體包覆的DNA疫苗就可經皮膚傳輸進入體內。微脂體和皮膚的細胞膜結構類似,都是雙層磷脂質,微脂體可以和細胞膜結合在一起,輕易將DNA疫苗帶進表皮細胞裡面,表現出疫苗抗原,啟動免疫反應,達預防疾病效果。

胰島素 也可自己貼

目前研究團隊正在研發日本腦炎病毒的DNA疫苗貼布,在小鼠實驗中已見保護性效果,可望技轉給台灣的生技公司量產,未來將再朝流行性感冒病毒、腸病毒、登革熱、禽流感及SARS等DNA疫苗貼布努力,甚至把胰島素放進貼布中,讓糖尿病患者利用胰島素貼布控制血糖。

吳彰哲表示,DNA疫苗貼布相當穩定,可在常溫下保存,又有運送與儲存優勢,可以任意貼在手臂的每個部位,3周後再貼一片,兩片即可出現免疫的效果。由於不痛而且方便,人人都可以在家裡自已操作。 (林進修)